心理韌性的個別差異與心流、生理與認知能力之間關聯
摘要
本研究透過 t 檢定及 Pearson correlation,找出具顯著關係者:心理韌性與心流成正相關、與飯前血糖濃度成正相關以及與神經心理測驗呈負相關。而生理與心理韌性,究竟何為自變量、應變量,以及神經心理測驗更精確之分析方法,是未來仍需持續探究之方向。
研究目的
希望透過研究能找出,心理韌性與生理(血液、年齡)、心理(心流)、認知(神經心理測驗)等面向上的關聯,並進一步探討產生關聯的原因及與韌性高低差異的因素,以便對心理韌性有更深的了解。
研究過程與方法

研究成果與展望
- 研究成果
- 心理韌性與心流呈正相關:
心理韌性較高者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。且在認知訓練課程過後,韌性分數上升者(韌性後測大於前測),也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。 - 心理韌性與飯前血糖呈正相關:
韌性較高者具有較高飯前血糖,且韌性與血糖間會因年齡不同,而有明顯分布趨勢,年長者普遍韌性與血糖皆較高,而年輕者普遍兩者皆較低。 - 心理韌性與認知能力呈負相關:
韌性較高者具有較低認知能力。可能與認知能力會隨年齡增加而逐漸降低,而年齡較大者普遍具較高韌性有關。
- 心理韌性與心流呈正相關:
- 未來展望
透過階層式分析將神經心理測驗作答情形相近之受試者分群,並分析組內、組間之韌性與認知關聯,希望得到更系統化的結果。